12月4日,廣州芳村茶葉市場(以下簡稱芳村茶葉市場),數十人聚集在一家名為“昌世茶”茶葉店外,高聲呼喊“退錢”。12月4日13點,廣州市昌世茶茶業(yè)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鴻由警方帶離門店。據市場里的知情者透露,涉及此次糾紛的人數500人以上,涉事金額超過5億元。
12月4日,數十人聚集在“昌世茶”茶葉店外高喊:“退錢!”
“昌世茶”爆雷前后
據芳村茶葉市場茶商介紹,“昌世茶”先推出四款茶葉產品,以“沒有書面約定”的回收價格吸引茶商參與,兩個多月的時間把產品的單價從每提(茶葉交易單位,每片重357克,每提7片)3萬元左右炒到最高7萬余元。之后,“昌世茶”以高價推出第五款產品,吸收一撥資金后,“接盤”動作戛然而止。知情人透露,上述產品在一夜之間“崩盤”,從單價5萬多元跌到只剩下兩三千元,參與其中的茶人損失慘重。
據市場里的知情者透露,涉及此次糾紛的人數500人以上,涉事金額超過5億元。這成為芳村茶葉市場里爆發(fā)的最大的一起糾紛事件。
“昌世茶”主推的三款茶品。
“昌世茗雅”“昌世通濟”9月16日—10月18日的行情走勢圖。
廣州市昌世茶茶業(yè)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23年6月5日的茶行,9月開始在茶葉市場宣傳產品。9月20日,“昌世茶”舉辦開幕儀式,董事長陳世鴻在開幕式上宣傳了昌世茶的三款茶品“昌世天下”“昌世茗雅”“昌世通濟”。三款茶品也在上市后爆火,“昌世天下”行情價從9月1日的每提(357克/片,7片/提)3萬元上漲至10月15日的每提6.5萬元。
“昌世天下”價格一路下跌。
然而自11月底開始,有人反映“昌世茶”價格開始“詭異”下跌,相關茶葉行情網站已呈現價格大跌趨勢。特別是從11月30日起,“昌世天下”價格從每提7萬元下跌至12月3日的5.8萬元。此后,直至12月10日,“昌世天下”價格再未更新。
多位茶商認為“昌世茶”的金融茶玩法是:通過各種方式宣傳茶價值,和茶托配合“做局”哄抬茶價。有茶商認為,“昌世茶”工作人員在微信群等渠道承諾回購,形成有人“托底”保證固定收益的現象,所以才有人認可這一新生品牌的價值,敢于大膽進貨。
據部分參與者稱,此次事件每個人的糾紛處理方案似乎都不一樣:有按照提貨價值50%退還等;也有按照現在市場價回收,萬元買的茶按千元賠。
“經銷商基本上已經理賠完,正在達成和解協議,我們公司也在正常經營。”昌世茶第二大股東劉嘉豪表示,“‘昌世茶’從來沒有對外承諾過回購茶葉,沒有強買強賣,也從來沒有承諾會上漲多少。警方也對這些在調查?!?/p>
劉嘉豪認為,此次糾紛是“昌世茶”市場價格波動大,茶商接受不了,所以才協商調解。目前,“昌世茶”的理賠方案暫時只對接其加盟商,至于加盟商與其他茶商之間的糾紛處理,后續(xù)會有方案公布。
12月4日,“昌世茶”門口貼的通告。 胥 帥 攝
針對“昌世茶”糾紛事件,12月6日,廣州市荔灣區(qū)石圍塘街道辦事處回應,事件發(fā)生后,石圍塘街道主要領導到場指揮調度,第一時間組織石圍塘派出所、市監(jiān)所、綜治辦等部門現場研處,現場開展摸查,調解等工作,同時對商戶茶商的茶葉買賣合規(guī)行為進行核查,目前調解工作正有序開展。
下一步,石圍塘街道將強化部門合作,加強普法宣傳,堅決抵制“金融茶”“天價茶”等違法炒茶行為,規(guī)范茶葉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,要求誠信為本,守法經營,擔當社會責任,共同維護茶行業(yè)和市場秩序。
據了解,11月29日,荔灣區(qū)發(fā)改局(荔灣區(qū)處非辦)、區(qū)公安分局、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管局及廣州金融風險監(jiān)測防控中心就發(fā)布了《關于防范以“金融茶”“理財茶”等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》?!讹L險提示》提醒大家,公眾品鑒、收藏茶葉時,應聚焦茶文化和茶本身的價值,拒絕“金融茶”投機活動,防范非法集資風險;切記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,要警惕打著“保本”“高收益”旗號的任何形式的理財產品。
《風險提示》強調,一旦發(fā)現涉嫌市場詐騙、非法集資的行為,廣大群眾應該及時收集和保留廣告宣傳資料、錄音錄像、合同協議、轉賬憑證等涉嫌非法集資的線索,積極向荔灣區(qū)發(fā)改局(荔灣區(qū)處非辦)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,舉報一經核實將依法依規(guī)予以獎勵。
為什么有人熱衷于買“金融茶”
據記者了解,這不是芳村茶葉市場第一次出現“金融茶”崩盤。芳村茶葉市場的商圈一直有人喜歡參與炒茶,因為這比正常做批發(fā)生意賺錢快得多,而且不愿相信自己就是最后一個“接棒者”。在一些茶商看來,茶葉行業(yè)里,經過時間沉淀、具有歷史底蘊的茶葉都價格不菲,更愿意相信一些茶品的升值空間。一些人看準了茶商的弱點,誘騙他們入局。
普洱茶的資源優(yōu)勢得天獨厚,但做局者和投機分子像螞蝗,損害其肌體。此疾不除,終成大患。本報記者 趙光輝 攝
在沒有發(fā)行之前,有人就開始了類似“期貨”交易的行為,賣家和買家之前圍繞一款茶約定一個價格,等茶品發(fā)行后,不管價格如何,都會按照約定的價格交易,但到某個時候就會出現:有人按照10萬的價格交易,買家交了錢,但茶葉價格漲到了20萬,賣家要虧十萬,無法對單,空單無法兌現,所以就出現了“跑路”現象。
對此,有知情人士表示:這種“跑路”是必然,只是時間有長有短,本質上就是一種龐氏騙局。這種騙局能騙的大多是業(yè)內的人,只有他們會相信一片茶的價格可以賣到幾萬、十幾萬元,也只有他們會相信自己是“崩盤”前完美離場的人。
遠離“金融茶”騙局
要做理智與守法的投資者,要謹記所有“金融茶”騙局都是以高回報為誘餌,承諾的回報率甚至超過20%,但這種承諾不可能實現,也不會寫進合同,只是通過聊天等方式進行宣傳。由于茶葉交易多以口頭商定、微信交付的形式為主,對茶商的信任也源自多年積累的口碑和聲譽,一些出面做局的人大都有各種各樣的頭銜加持。他們像炒股一樣,通過“茶托”拉高打低反復收割,甚至茶葉根本沒動,只是對單交易。這種以理財為名義的炒茶方式,即使有合同等外衣,實際也可能構成詐騙。
普洱茶——六大茶類之中的一個特殊品類,有獨特口感、有文化底蘊、有市場熱度、有收藏價值。因此,應該善待這種寶貴的資源。作為茶行業(yè)的從業(yè)者,我們應倡導和遵循:茶葉是用來喝的,不是用來炒的。要致力于不斷擴大普洱茶的消費人群,讓普洱茶的明天牢牢扎根在大眾的茶杯里。
出品:中華合作時報·茶周刊全媒體
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